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21個月的小孩經常用手打人

我的小孩21個月大,`每遇到不喜歡的事情 便用手打人, 而且發覺她開始經常用手打人, 我試過話她, 或用講道理的方式同她講, 但是都無用, 她好似不知道錯, 之後罰她坐櫈, 她又周圍走, 好似玩, 其後便收起所有玩具不讓她玩, 但是她都好像不知錯, 因今天她又用手打公公及婆婆, 請問應如何教

有時小朋友不聽自己的話,的確是很令人「激氣」的。讓我們一起想想可怎樣做吧。

想跟您分享一下之前的一個輔導個案。有一位3歲多的小孩,很喜歡「掉東西落街」。無論媽媽怎樣教他也沒有用,他「依然故我」。媽媽什麼辨法也沒有了,只好找我幫幫忙。

跟媽媽討論完一輪之後,我便請她觀察一下,家中有沒有人曾經「掉東西落街」﹝或媒體上有沒有那些畫面﹞,下次見面的時候告訴我。

下一次見面的時候,媽媽告訴我,果然發現家中的傭人姐姐,原來很喜歡「掉東西落街」的。當媽媽叫傭人姐姐以後不准「掉東西落街」後,小朋友「掉東西落街」亦改善很多了。

就您的情況,試想想,一位一歲多的小朋友,為什麼會「無緣無故」打人呢?如果我們細心想一想的話,便會發覺其實他不是故意的,只是從成人身上學回來、模仿出來的。

不妨觀察一下,家庭內有沒有人喜歡打人或用「打來打去」的方式溝通?﹝例如:有些情侶或夫妻,也蠻喜歡用一些「打情罵俏」的溝通方法﹞。亦可以留意一下,小朋友所接觸的媒體,多不多打人或以「打來打去」為溝通方式的情況?

一歲多的小朋友,是不太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對還是錯的。您收起她的玩具,她可能覺得很莫名其妙:為什麼收起我的玩具?我做錯了什麼?

找出小朋友模仿的源頭,「改變」那源頭,小朋友便會隨著「源頭改變」而改變了。

謝謝麥主任, 但若果於未找到源頭之前, 小孩依然用手打人, 我可以怎樣處理


一歲多的小朋友,您跟她說道理,叫她別這樣別那樣,她也聽不太懂的。

盡快找出源頭,是比較治本的方法。不然您怎樣教她,她過一陣子又會從模仿對象中「學」回來,再打人,效用不大。

未找到源頭之前,比較可行的做法,是改變她身邊的環境﹝例如別太靠近她,那麼她便無人可打了﹞。不過,吃「西藥」雖然快,但也有「副作用」的﹝如大家常常不靠近她,她又會覺得別人不喜歡她,心情亦變得低落﹞。所以,還是吃「中藥」較好吧。


請讓我跟您分享多一個方法吧。小朋友打人時,不妨直接跟她說:「不准打人!曳曳!」直接讓他知道,這是不可以的。

有些家長以為小朋友在很小的時候,已經能聽得懂大人的道理。其實,小朋友只是因理解家長說話的語氣﹝如讚賞、責罵的語氣等﹞而作出反應﹝約在612個月開始,小朋友便能理解成人說話的語氣﹞。以發展階段而言,小朋友最小要到3歲,才開始能明白家長所說的道理。


從以上的資料,可能您已經留意得到,跟小朋友說「不准打人」的時候,語氣要強一點﹝請緊記,不是罵他,只是語氣強一點而已﹞。要小朋友感受得到您的語氣,那才有效的。另外,家長的臉部的表情﹝例如皺眉﹞和動作﹝例如搖頭﹞,亦有助小朋友知道什麼應該做,什麼不應該做。


不妨請其他家庭成員﹝如爸爸、公公及婆婆等﹞配合那個教導小朋友的方法,效果會更加好。


同意麥主任建議的方法,  對於年紀還小的小朋友, 長篇的道理可能會令小朋友不太明白,而且容易忘記,麥主任提到的聲線, 語氣, 及面部表情是非常重要的, 小朋友對這些反應是很敏感的,有沒有留意到, 小朋友有"看面色"的本領, 亦容易掌握誰可以欺負,誰不. 所以在一些未成習慣的不良行為形成前, 為小朋友定下界線是十分重要的,家長請緊記提出理想行為指示時要簡單易明.

此外, 在避免小朋友養成打人的不良行為的同時, 家長另一方面就是要建立及培養小朋友良好的行為模式, 提供機會建立親子關係, 向小朋友多表示友愛的表現, 小朋友很多時亦會萬千寵愛在一身, 特別是爺們嫲嫲在場的時候.所以家長應自小培養小朋友關愛別人, 例如教導他把喜歡的食物與人分享, 不以自我為中心,  這方法雖然要長時間, 持續地執行, 但對於培養小朋友良好品格是很有幫助的, 家長不妨試試.

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 兒童及家長培育服務 鄭佩珍

kids.ywca.org.hk



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