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:
生活用具變幼兒教具?
[打印本頁]
作者:
jacko
時間:
2009-3-31 12:10
標題:
生活用具變幼兒教具?
生活用具變幼兒教具 打破"幼師只會唱歌跳舞"偏見
3月26~28日,在廣西第三屆幼兒園教師教育教學基本功大賽上,來自全區的81名優秀選手,從各方面展示了全能型幼師的綜合素質,打破了“幼師只會唱歌跳舞”的世俗偏見。
手工製作教具秀創意
鍋蓋、鞋架、CD盒、棉簽……來到手工製作教具的比賽現場,乍一看,你也許不明白選手們在搗騰什麼,但隨著比賽的漸進,各個選手的創意漸露雛形後,你不得不為選手們的創意拍手叫絕:
一個AD鈣奶的瓶子,瓶身鑽兩個小孔,斜插入4根棉簽,一隻可愛的胖豬誕生了;一張張廢棄的CD盒、磁帶盒,變身成一座水晶城,連接電池正負極,水晶城馬上燈火輝煌;飲料吸管黏在一起,就變成了鐵軌,牙膏盒則組成了列車車廂,象徵著南寧將來的輕軌列車……
作品《水晶城》的作者馬老師說,《水晶城》可以讓學生了解電和磁。在水晶城的休閒區,學生可以釣魚。魚鉤就是利用磁鐵的作用將魚兒釣上來的。水晶城屋頂點綴的紐扣,學生既可以數數,又可以用來比大小排序,還可以用來教學生識別顏色。
一個手工製作的優秀幼兒教具,應該具備怎樣的特質呢?廣西幼兒師範學校副校長、比賽評委周祖強說,手工製作要構思新穎,製作精美,做工精美。同時,應當與教學主題相呼應,而且學生能參與到教具的操作中。他舉例說,作品《小毛蟲找媽媽》算是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具,這個教具製作很精緻,具有美觀性。學生在投塞子走棋的同時,也練習了做算術題。
墻上塗鴉為啟智
對比幼兒園和中小學的教室,你會發現幼兒園教室裝扮得漂亮,中小學教室則幾乎沒有裝扮。其實,這是幼兒園教育的“別有用心”之處——這不僅為了
美觀,更為重要的是
環境也有教育功能。
3月27日下午,廣西幼兒師範學校育才樓裝飾得五彩繽紛。走廊上一塊塊約3平方米的白色瓷磚墻,成為各個選手環境創設的考場。每名選手運用指定的材料,3小時內創設出與所抽取教案相符的環境。比賽剛開始,選手們沒有急著在墻上塗鴉,而是胸有成竹地在紙上打草稿。
一名幼師介紹說,教育活動環境創設,考察的是選手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力,以及展示與教學內容相符的環境能力。
比如教案《美妙的海底世界》,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海底世界,並且認識各種幾何圖形。當天,有的選手雖然理解了教學內容,在墻上粘貼了海底的一些代表性的動植物,但卻沒有充分運用幾何圖形去展示海底世界。而有的選手,巧妙地將幾何圖形嵌入海底的動植物中,這樣可以讓學生認識各種幾何圖形。可惜的是,這個選手創設的環境中,卻沒有供學生參與的細節。
關注幼兒個體想法
既然環境創設和教具製作如此重要,一個幼師該如何創設環境,怎樣收集教育資源呢?3月28日上午,上海市全國優秀教師龔敏和廣西的幼師們分享了她的經驗。
“珍視情感交流,關注個體想法”
這是龔敏送給廣西幼師的第一個經驗。在龔敏所帶班級的教室裏,學生們都有自己的個人展板,展板展示了每個學生的特長或愛好。除了個人展板,班級墻壁上還有家庭遊戲墻。學生將自己的名字按字分開,並寫在紙上粘貼到遊戲墻上,學生在課餘時間就可以找自己的名字,也可以找同學的名字,還可以找父母的名字。在生活自理區,墻上粘著幾雙用紙殼製作的鞋子,但鞋帶卻是真實的,學生可以一起學習繫鞋帶了。
幼教的教學資源來自哪?“媒體?社會?教材?根本的還是回歸真實生活,挖掘隱含的價值。
”龔敏舉例說,教材上有一教案,通過貓上樹的故事讓學生認識樹。可是,養貓的人很少,而且學生很難在白天看見貓上樹。龔敏發現,幼兒園裏就有好多樹木,而且學生的很多活動也和樹有關,如植樹節植樹、秋天和老師一起摘橘子、桂花飄香時,喝桂花茶等等。最終,龔敏帶著學生認識了幼兒園裏身邊的樹木。
龔敏建議廣西的幼師,
在司空見慣的生活中尋找適合的教育資源,觸發幼兒的思想與情感,把握教育的價值,在活動中滋潤學生心靈的逐步成長。
(
記者 劉瓊)
來源:廣西新聞網-南國早報﹝2009年03月30日﹞
歡迎光臨 家長同學會 (http://eparent.schoolnet.hk/forum/)
Powered by Discuz! 7.0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