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:
未知生 焉知死
[打印本頁]
作者:
jacko
時間:
2010-3-8 10:26
標題:
未知生 焉知死
近來報紙上頗多自殺新聞,有一宗是23歲香港大學生因暗瘡困擾厭世,割頸後上吊自殺死亡。這宗新聞可以列入香港奇談!
我懷疑自己看錯,皮膚怎會比生命更重要?或者說,暗瘡的痛苦是否大得非死不可?出於太大的好奇,我看了幾份報紙的標題及內文,標題謂﹕
「暗瘡困擾 港大生吊頸亡」
「脆弱的大學生!繼科大碩士跳樓 港大生又吊頸亡」
「疑抑鬱病發 兩度上吊尋死 港大3年級生 掛屍後巷」
「港大生上吊死 大學生尋短見 兩日兩宗」
我對此案大惑不解,地球上那麼多吃不飽、穿不暖的人在生死邊緣掙扎,卻有豐衣足食的「天子門生」因為暗瘡放棄生命,如果可以交換,海地大地震的犧牲者一定願意交換這一條寶貴生命。到底有什麼解決不了的難題呢?
說回這一宗新聞,既然報紙稱他因暗瘡自殺,人都死了,當然不是自己說出自殺原因,必有一些線索令記者這麼寫,對比各報內容,說法非常分歧。
有說﹕「死者留下遺書指『爛面』影響儀容,痛不欲生。」
有說﹕「有傳一直飽受面上嚴重暗瘡問題困擾,久治無效,不排除因而萌死念。」
有說﹕「警方事後尋獲一封遺書,內容只稱『對不起家人』,懷疑他因為有抑鬱病而輕生。」
記者們的報道分歧頗大,到底是(1)留下了遺書,表明自己因暗瘡自殺;還是(2)沒有遺書,只不過外面有傳言指他因暗瘡自殺;還是(3)留下遺書指「對不起家人」,卻完全沒說明與暗瘡的關係,這三個處境有徹底的分別。
大學生因暗瘡自殺
翌日,各媒體已經忘記了自殺的大學生,只有《明報》內頁有一小格子的報道,解答了前一天的謎團。報道說﹕
「警方消息稱,死者留下約10封遺書,全部內容均有透露因為臉上暗瘡屢醫不癒而尋死,以及對不起家人的字句。」
「大學同學表示,他為人內向,鮮向同學傾吐心事,而印象中亦不覺其暗瘡問題特別嚴重,對他突然尋死均感詫異。」
他留下大約10封遺書,全都說明受到暗瘡困擾,媒體當然指他因暗瘡自殺。可是,冷靜分析,不論遺書怎麼寫,暗瘡也許只是表面理由,說不定還有抑鬱症或其他情緒問題鑽了牛角尖,才發生此悲劇。
安逸容易迷失
唉……這宗新聞令人很遺憾。當人生順利得完全感受不到生命威脅,毋須憂慮吃不飽、穿不暖時,往往忘記了什麼更重要,很小的問題就能令人憂鬱、生無可戀。如果我問你們,人生有什麼目標?可能你們的答案是典型的﹕「不知道。」
如果問你們,一生人最希望得到什麼?你們也很可能回答﹕「不知道。」
孔子有一句名言﹕「未知生,焉知死?」學生季路向他請教,問他如何侍奉鬼神,孔子答﹕「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?」大概是如果連人也侍奉不好,怎麼會侍奉鬼神?學生又問他對死亡的看法,孔子曰﹕ 「未知生,焉知死?」孔老夫子的短短六個字應怎麼解釋,很多文人學者都有自己的看法,我自己的一套解釋是﹕連生命也未完全明白,怎知道死亡是什麼?
易得便不懂珍惜
你們也許讀過另一宗新聞,一個人因為感情問題不開心,將木炭用火燃燒,再放入睡房企圖燒炭了結生命。但未知是炭火過猛,抑或太靠近脇邊,意外地燒覑了脇單和被鋪,自殺者撲救不果,趕忙逃出屋外,通知大廈保安員報警,結果死不去。
有人生無可戀,有人命不該絕,看新聞多了,明白一個道理﹕生命就像愛情,太容易得到,就不懂珍惜。當一個人死到臨頭,倒數生命時,才知道要珍惜,只剩下幾分鐘甚至只餘幾秒鐘時,才想回頭。
日後,如果你們面對了困難,難以克服的時候,先別為自己難過,請讀一讀龍應台的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,或張純如的《南京大屠殺》。每個人,其實很渺小,每個人的困難,其實也很渺小,不值得為這些困難放棄生命。
愛你們也愛生命的媽媽
文﹕張宏艷(育有3名3至11歲子女)
資料來源:明報
歡迎光臨 家長同學會 (http://eparent.schoolnet.hk/forum/)
Powered by Discuz! 7.0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