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:
中小學教育中的市場競爭: 教育的供求與囚徒困境
[打印本頁]
作者:
jacko
時間:
2010-12-13 11:09
標題:
中小學教育中的市場競爭: 教育的供求與囚徒困境
直資學校的增多本來被視為過去10多年香港教育方面的成就,它代表了學校之間有更多的競爭和家長有更多的選擇。但是,最近香港有不少關於直資學校的負面新聞,使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應該如何看待中小學教育中的市場競爭問題。以下是筆者以對話形式所做的反思。
教育不是一般商品
甲:教育和一般商品有何不同?市場競爭有什麼不好?
乙:簡單而言,教育有看得到的部分和看不到的部分。前者包括語文、數學、科學等教育,可以通過考試之類的方式去衡量;後者主要指人格方面的栽培,如誠實、刻苦、忍耐、節儉等等我們認為是美德的東西,其栽培的成果是很難予以衡量的。不是每個家長都重視後者,那些重視後者的家長也極難辨別學校在這方面的努力;因此,學校之間的自由競爭有利於偏重可觀測部分的學校,不利於均衡並重的學校。
甲:把看不到的部分變成看得到的,那不就解決問題了?
乙:這實行起來很困難。以誠實為例子,誠實是什麼?當你肯定欺騙不會被發現而不去欺騙,那叫做誠實;當你知道有被發現的可能而不去欺騙,卻是精心的計算,不是真正的誠實。當我們努力去測量學生的誠實程度,給他們打分,這本身就製造了不良的誘因,反而干擾了培養的目標本身。
競爭提前化
甲:你說得也有道理。其實獨立思考的能力,也可以歸類為你所說的看不到的部分。現在很流行的通識教育就是要栽培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。
乙:獨立思考歸根到柢就是對事物的好奇心,並不是靠開一個科目就能夠培養出來的。小孩子好奇心太大了,只要中小學校不用各種辦法扼殺,他們長大了一定很有獨立思考的能力。有人問宋朝大詩人陸游,怎樣才能寫出好詩歌,他的回答是「工夫在詩外」,原來做好詩歌的要領不在學好詩歌。獨立思考也一樣,要培養獨立思考就不要刻意去培養獨立思考,弄不好反而變成第二種填鴨式教育。
甲:我有個疑惑想向你請教。為了取得長大後的競爭優勢而在學生階段出現的競爭,已經提前到小學,甚至是學前教育了。我一個好朋友有個就讀小學三年級的小孩子,她的學校很強調高級思維,今年開始常識科已經幾乎不用教科書了,整天在做project和工作紙,什麼鴉片戰爭啊、釣魚台撞船事件啊,現在則在獨立完成一個關於如何降低能源浪費的建議書,等等。
乙:「競爭提前化」的現象同家長對子女的期望提高固然有莫大的關係,但是,它的出現還同適齡學童數目的減少,以及由此產生的在中小學學位供過於求有關。
「做多D口野」
甲:這就是我困惑的地方。根據簡單經濟學分析,在學位供過於求的情况下,買方(即學生)佔有優勢;而且學生少學位多的情况愈嚴重,這種優勢就愈大。照理,小學生的生活應該很愜意才是,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。
乙:在學生少學位多的情况下,學校的確處於不利的地位;收不到足夠學生的學校甚至難逃關門大吉的命運。但恰恰是這個原因導致了小學生日子不好過。如果沒有這些壓力,學校本可以以平常心來辦教育;但有了這些壓力,學校便要想出辦法來招徠學生(更準確說,應該是家長)——前面所言的學校過度發展看得到部分的情况會更為嚴重——如更多的工作紙,更「靈活」的教學方法,更長的每天留校時間,等等(簡言之,就是「做多D口野」)。結果學生因此變得忙得不可開交,作業好像不那麼死板了,很多樣性了,負擔卻有增無減。
囚徒的困境
甲:家長可以用腳投票而不用,那麼事情並不是那麼壞,是不是我們旁觀者庸人自擾?
乙:我不同意,原因有三。第一,家長利益和學生利益是不同的,加在學生身上的負擔家長只能間接感受到。第二,教育是很專業的東西,學校老師是專家,他們願意多做一些事情,家長儘管覺得太多也是很難拒絕的。第三,家長之間(或學生之間)其實面對著一個「囚徒的困境」。
甲:什麼是「囚徒的困境」?
乙:兩個疑犯被隔離審判,要分別做出認罪的決定。如果都認罪,雙方都得坐牢10年;如果都不認罪,只能以較輕的刑罰治罪,雙方坐牢1年。一方認罪另一方不認罪的話,前者成為控方證人,無罪釋放,後者加重刑罰到20年。不難看到,在這個情况下,每人都會選擇認罪,原因如下。如果對方認罪,自己認罪則關 10年,不認罪則關20年;如果對方不認罪,自己認罪則無罪釋放,不認罪則關1年。因此,不論對方認不認罪,自己認罪都是上策。這樣一來,他們都得坐牢 10年。但是,從兩人的整體利益出發,最好是雙方都不認罪,每人只坐1年牢而已。囚徒的困境其實是個隱喻,指出在特定情况下,每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時,社會的整體利益不但沒有最大化,甚至可以出現很糟糕的情况。
學校要阻止囚徒困境的發生
甲:我明白了。在望子成龍的問題上,家長其實是面對著一個囚徒的困境。他們知道過多的作業和壓力對孩子是不好的,所以如果大家都不接受這種教育那是最好不過的安排;但是,當自家孩子接受的話,那便有競爭優勢了。因此,當「做多D口野」的學校出現,家長往往都不得不接受,即使不是主動投懷送抱的話。
乙:正是如此。教育是任重道遠的工作。學生面對的壓力和競爭是太多而不是太少。學校應該起到保護他們免受壓力和競爭的堡壘的作用,要做到這一點,學校的辦學權利要受到保障,老師也要有職業的保障。當學校沒有生存的壓力時,就不會「做多D口野」,囚徒困境的程度得以減輕。相反,在學位供過於求的情况下,學校反而會主動迎合家長,保護學生免受壓力和競爭的城堡由此瓦解。
甲:根據這個思路,要減輕由於未來幾年適齡學生人數會進一步減少所帶來的負面影響,減少各間學校的收生人數,政府最近推出的自願縮班計劃是對症下藥的處方。
作者:趙耀華 (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副教授)
資料來源:明報
歡迎光臨 家長同學會 (http://eparent.schoolnet.hk/forum/)
Powered by Discuz! 7.0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