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ard logo

標題: 父母溺愛 港童多患公主病 中學生需家人助洗頭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jacko    時間: 2010-7-20 17:09     標題: 父母溺愛 港童多患公主病 中學生需家人助洗頭


Jacko:小心子女變港孩,自理盡責勿寵壞!



時下港人太重視物質生活,導致不少港童患上「公主病」、「王子病」,要人服侍和不能自理,有心理學家更接觸一個學生個案,甚至到升中學時仍不懂得自己洗頭,需要家人幫忙。她認為香港「小公主」愈來愈多,當中多歸咎於現今家長過分愛惜,令小朋友未能學習自理,凡事找人幫忙。


低自理能力EQ抗逆能力

香港健康情緒中心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表示,她沒有客觀統計,但憑其經驗估計約三成小朋友有「公主病」特徵,包括「三低」特徵,包括自理能力低、情緒商數(EQ)低及抗逆能力低。

鄒凱詩表示,曾有一名升中學生不懂得自己洗頭,每次都要父親幫忙,「若碰上父親離境工作,他寧願這段期間不洗頭」。她認為,家長若希望改善小孩的「公主病」,要先調教自己的思想,採取積極不干預政策,不能凡事幫小朋友,放手讓他們試,「適當時亦要吩咐他們做家務,讓他們從中學習,才能得以成長」。

香港持續培訓中心兒童培訓高級總監梁鍾秀惠則建議家長,嘗試不要聘請工人,讓小孩學懂獨立:「工人不會幫你訓練他們獨立,我寧願調校好時間,與另一半輪流看管小孩。」

梁太有一名4歲兒子,她表示,兒子一次向丈夫說「我好激氣,我嬲到就爆啦」,她坦言覺得小朋友用「爆」字很粗俗,但她沒有為此責罵兒子,「我反而會耐心向他解釋,這樣跟爸爸說話沒禮貌」。她認為,家長不糾正小朋友的言行,往往導致小孩愈來愈無禮。


專家籲勿請工人

她說,即使小朋友做錯事,亦不要責罵,要有耐性地跟他講道理,而家長亦要以身作則,適當處理情緒,作為小朋友的榜樣。她建議家長與小朋友一起上管理情緒課堂,學習管理自己情緒,遇有不開心就要互相分享。

今年12歲的呂安兒將升讀中一,個子小小的不像中學生,其外婆張太形容她為名副其實的「公主」:「她最喜歡在家玩公主遊戲,經常要求工人為她斟茶遞水,又不懂打領帶和綁鞋帶。」張太認為,小朋友應該學懂自己綁鞋帶,但直言「連工人也懶得綁,所以買黏貼鞋」。


資料來源:明報

作者: s0900025    時間: 2010-7-21 11:37

http://happypama.mingpao.com/cfm/parenting3.cfm?File=20100713/newa/voa2.txt

自理技巧 訓練有法


【明報專訊】小朋友的自理技巧主要包括進食、穿衣、梳洗和如廁等四個範疇,不同年齡的孩子,在各範疇中能夠把握不同的技巧,家長可以按孩子的能力,給予適當的期望和訓練。以下是常用的行為訓練方法,家長在家中也可以輕易跟孩子練習。

獎賞法

內容﹕適合任何年紀的小朋友,作用是正面強化小朋友參與活動的動機,在孩子完成指定活動時,家長給予獎賞,目的是希望他們下一次仍然有動機繼續參與。

例子﹕孩子能夠自行穿著外套,家長便給予實物獎勵如糖果,或以手勢(見圖1)和語言稱讚孩子。之後是隔次獎賞,最後慢慢讓孩子把這行為變成習慣。

形成法

內容﹕適合年紀比較小的孩子,並適用於一些學習單一步驟的活動。方法就是把一項困難的活動簡單化,逐步增加小朋友的成功感,然後才慢慢提升要求。

例子﹕學穿襪子,可以由淺入深,先請孩子把膠圈穿在腳上(見圖2),然後又小朋友把布套穿於腳上,之後再試穿一雙大的襪子,成功了,最後才試穿自己的襪子。這樣循序漸進,可增加孩子參與的興趣和成功感。

連扣法

內容﹕適合年紀較大的孩子,並適用於一些較複雜的自理活動。把複雜的活動分為一個一個小的步驟,以順序或倒序的方法,讓孩子參與最先或最後的一個步驟,再慢慢增多至完成所有步驟。這樣他們不用一下子完成整個複雜程序,能順利完成的機會也大增。

例子﹕學洗頭髮。分為濕頭髮、擠出洗髮水、塗抹洗髮水、水及抹乾頭髮五個步驟。家長可以順序法,先讓孩子自己濕頭髮,然後替他完成後面步驟。下一次,便讓孩子自己做最初兩個步驟,然後替他完成後面部分,餘此類推。




歡迎光臨 家長同學會 (http://eparent.schoolnet.hk/forum/) Powered by Discuz! 7.0.0